服務熱線
13162862074
021-57525860
近日,根據《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要求,教育部和科技部于2018年聯合對2007年立項建設的5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以下簡稱“111基地”)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
青塔對這些111基地評估結果進行統計,發現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山大學等9家評估為優秀,其中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復合新技術與先進功能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智能信息處理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這兩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這次111基地評估上,表現不俗;
南京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31家評估結果為良好,其余11家評估結果為通過。
▎經費支持
相關部門根據“111基地”已有建設基礎,擬對良好以上的基地持續支持。基地建設所需費用由科技部和依托高校共同籌措。科技部支持經費通過中央財政劃撥。各依托高校需積極籌措資金,設立專項配套和發展經費,全面保障外國專家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基地經費的使用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外國專家經費管理規定。
▎規劃要求
各基地要全面落實未來5年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把引進國外人才和智力、科研創新和國內人才培養等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引智工作效益,根據相關規劃和建設論證意見,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學科發展前沿和相關產業發展需要,凝煉并落實研究任務,不斷完善基地管理和運行機制,統籌外國專家團隊來華期間的教學科研工作和訪問交流活動,發揮外國人才在學科創新中的獨特作用。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
“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進程。該項目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目標,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范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會聚1000余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