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162862074
021-57525860
最新報道顯示,浙江大學與陜西省文物系統合作的科學考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研究成果表明,富平銀溝遺址是中國古代陶瓷生產非常重要的遺址。且該地區早在唐中晚期已形成了一個有相當規模、品種多樣、技藝高超,產品質量領先的北方制瓷窯群體系。在中國陶瓷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該地區的窯業成就不但填補了陜西唐代制瓷史的認知空白,而且有望改寫“中國陶瓷史”。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過程中,該課題組運用了多學科交叉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從考古學、材料學、工藝學等不同角度,對該遺址發現的古陶瓷遺物和遺存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科學研究。
具體來說,運用EDXRF進行胎釉原料的成分測試與分析,并與瓷片標本的胎釉組成進行比較研究;用X射線衍射和拉曼光譜進行物相定性分析,以探求物相結構及燒制工藝;用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對標本的釉面結構進行了觀察分析。并對典型標本進行熱釋光年代測試,用以斷源、斷代的科學分析。同時,結合文獻資料查考、探求遺址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