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162862074
021-57525860
全國分子光譜會議是由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系列學術會議,自1979年第一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了40年的風雨歷程。今年,既是分子光譜四十年,同時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也將于2018年10月19日-22日在青島召開。
回首過去四十年,我國光譜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而全國光譜學術會議作為光譜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為我國光譜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光譜事業的發展,既凝聚著老一輩科學家的堅持和奉獻,也有年輕一代的積極進取和努力。
分子光譜技術作為一種測定和鑒別分子結構的重要實驗手段,也一直是研究催化作用的重要工具。在本次光譜會議前夕,儀器信息網編輯特別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辛勤研究員,請他為我們回顧過去四十年中國分子光譜的發展歷程以及對未來中國分子光譜發展的建議。
投身科研半世紀——與分子光譜結下不解之緣
辛勤,著名催化化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學位委員會付主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石油煉制學會催化劑分子篩學組副組長,并擔任《光譜與光譜分析》、《分子催化》、《功能材料》、《工業催化》雜志編委,Applied Science,Electrochemistry Acta客座編輯。現任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諮詢委員會付主任、中國催化委員會顧問。
從1962年進入大連化物所工作開始,辛勤在張大煜院士的課題組從事催化劑表面吸附物的研究,他建立了以光柵紅外光譜、激光拉曼光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等儀器設備為主的一系列原位分子光譜分析方法,用于表征催化反應的反應物從吸附到催化劑表面、被活化再脫附出去的過程。他們發展的催化研究的原位方法已被國內外百余個實驗室採用。數十年的科研工作,辛勤為催化劑原位分析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使得他與分子光譜結下來不解之緣。他見證了中國分子光譜在催化學的應用和發展,也見證了整個分子光譜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談到如何與分子光譜“相識”時,辛勤表示,催化劑研究是催化學領域最重要的科研工作之一,由于催化反應研究往往是要在其工作狀態下進行的,而分子光譜技術則是很好的選擇。為此,辛勤開始了和分子光譜“打交道”,這一 “打”就是半個世紀之久。因為在催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中新方法、新材料、新反應是其主要方向。
辛勤也表示,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他有幸和很多分子光譜的名家有過交流,這些人中,有老一輩的科研大家,有現在各學科的中流砥柱,也有年輕一代的科研新力量,這些優秀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積極推動了光譜在中國的發展。而分子光譜會議為這些優秀的光譜工作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也讓他與眾多分子光譜的同行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他回憶說,從他參加過的許多屆分子光譜會議來看,一方面,會議的學術交流活動對國內分子光譜的發展很有幫助;另一方面,除了組織學術交流之外,依托分子光譜會議和分子光譜委員會,各大光譜相關的公司和組織舉辦了很多學習班,對普及光譜技術也有很大幫助。
分子光譜四十年——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
中國的分子光譜事業,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辛勤表示,僅從他所接觸的催化領域來看,使用水平、儀器研制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他回憶道:
“最初課題組用到的儀器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之后,為了研究的需要,我們開始在買來的儀器上進行改造,提升其性能和功能使其滿足科學研究的需求。后來,我們的本事進一步提高了,能夠自己加工部分部件和進口關鍵部件組裝儀器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是李燦、馮兆池等自行組裝并不斷提高性能的紫外拉曼光譜一、二、三代,這些儀器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科學研究水平。”
“進入現階段,我們可以自行組裝我們科研需要的儀器,其中有些技術國外也還沒有成型的產品。例如李燦、馮兆池、范峰滔等研制的激光誘導熒光譜儀、時間分辨熒光光譜儀等,韓克利團隊研制的激光閃光光譜儀、飛秒瞬態吸收和受激發射光譜儀、皮秒時間分辨熒光光譜儀等。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磨練我們已經可以自行設計、加工、研制市場上沒有的儀器設備,走出了自主研發之路—這是一條艱辛而必須走的路。明顯提升了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
但是,也要看到,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廠商就已經開始自己組裝紅外光譜,但相關的市場一直沒有做起來。而現在國產的分子光譜類儀器與國外廠商相比,性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是一個很大的缺憾。所以,辛勤認為,加強與儀器廠商的合作,將科研與市場結合起來,將會對我國分子光譜的創新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寄語青年 打牢基礎才能更好的創新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科研投入不斷提高,現在各個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配置越來越高端、越來越豐富。但是,辛勤指出,有一個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光譜技術的理論基礎不夠,空有好的儀器設備卻不會用或儀器性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辛勤曾同很多學生進行交流,發現他們光譜基本知識方面比較欠缺。現在有一些已經發表的文章,基本的圖表坐標都有錯誤,這樣的文章怎么算是好的科研成果。他認為,如果不懂基本原理,沒有進行概念、判斷、推理的能力,難以做到真正的創新。
為此,古稀之年的辛勤仍在積極推動分子光譜基礎知識的普及工作。他表示,年輕學者一定要認認真真的多讀分子光譜相關書籍,由淺入深多看多讀。他將看過的書籍整理出來,掃描成電子版,隨時供大家查找閱讀,至今已經整理了近五千冊電子書。此外,為了給進入分子光譜領域的年輕人創造一個學習機會,辛勤籌辦了很多相關知識的學習班,請領域內知名教授來主講。他希望那些已經在相關領域取得一些成就的專家能夠多做一些教育、培訓工作,為年輕人打牢基礎,創造條件。
同時,辛勤也表示,希望分子光譜學術會議也能在這方面多做些工作,邀請專家在介紹最新的科研成果的同時,也能給廣大的年輕學者授課。畢竟,讓更多青年人進入到這個領域,創新也會更多。
最后,祝愿中國的分子光譜業界走向國際并占有一席之地。